首页 > 宣传教育 > 职业健康知识

职业健康知识

什么是职业病危害因素,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哪几类?

发布日期:2014-12-09发布人:综合部

      职业病危害因素,又称职业性有害因素,是指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(或)存在、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、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,包括化学、物理、生物等因素。包括①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:a.化学因素:粉尘、铅、三氯乙烯、苯、正己烷等,b.物理因素:噪声、异常气象条件、电磁辐射、电离辐射等,c.生物因素:如炭疽杆菌、布氏杆菌等;②劳动过程中的危害因素:劳动组织和作息制度不合理、劳动强度过大、不良体位操作等;③生产环境中的危害因素: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、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等。

2002年卫生部颁布实施的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》中,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以下几类:①粉尘类;②放射性物质类(电离辐射);③化学物质类;④物理因素;⑤生物因素;⑥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;⑦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;⑧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;⑨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;⑩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。

上一篇:目前的法定职业病有多少种?
下一篇: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周期是多少?